摘要
背景:眶尖区是颅前窝底眶颅沟通的重要区域,其位置深在,体积狭小,内有重要神经血管穿行,交通联系广泛,借视神经管及眶上裂与颅中窝相通,眶尖区的外伤、肿瘤等病变深在而隐蔽,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常常被视为手术的难点。以往常经鼻外筛窦入路、颅面联合进路和经颞下窝入路等术式,手术损伤大遗留面部瘢痕或畸形,器官功能受损大。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经鼻腔鼻内窥镜下眶尖部手术逐渐得以开展。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至眶尖手术入路的可行性与解剖路径,增加眶尖病变手术安全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采用30例随机选取的国人成人无病损的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19例,女11例),依经鼻内镜眶尖入路的的相同体位和路径,逐层解剖并测量各解剖标志的深度、仰角等,观测其正常解剖和变异情况。
结果:所有标本均能满意显露眶尖部。视神经管眶口和颅口内上壁距前鼻棘的距离分别为59.21±6.83mm和63.12±4.51mm;眶口内上壁和颅口内上壁与鼻底平面的仰角(前鼻棘)分别为39.87±2.83度和29.01±4.23度,随着深度加深,仰角逐渐较少;眶口外上壁和颅口外上壁与自前鼻棘的颅正中线的外偏角分别为14.25度±2.05度和9.78±0.79度,随着深度加深,仰角逐渐较少,并向中线靠近。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内镜辅助下经鼻至眶尖手术入路治疗眶尖病变的解剖学依据、适应症、手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主要并发症。
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鼻至眶尖部手术应以经蝶窦、筛窦、眶尖、视神经管入路为最便捷和安全的入路,以视神经管内侧壁中断为视神经管开放的最佳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