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肝纤维化Ishak分期和胆道闭锁患者短期预后,初步评估iBALF评分预测胆道闭锁预后的效能。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50例完成葛西手术的胆道闭锁患者,收集临床基础资料,如手术年龄、性别、术前血生化指标、术前肝硬度数值,根据既往文献中的iBALF公式计算每例患者的得分,术后依据Ishak分期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进行随访,以1岁时的自体肝生存率作为研究结局。
50例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手术中位年龄48.5天,术前肝硬度平均值为12.8KPa,直胆平均占比66%,血清平均胆汁酸98.5μmol/L。经随访,25例患者在1岁时能够自体肝生存,另24例中16例肝移植后生存,8例未移植死亡。术后37例患者进行了Ishak分期,14例Ishak 2期,12例Ishak 3期,5例Ishak 4期,6例Ishak 5期,为了便于分析,将Ishak的1-3期定义为轻中度纤维化(A组),Ishak的4-6期定义为重度纤维化(B组),所以26例属于A组,11例属于B组。在A组中,iBALF评分预测1岁时自体肝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P>0.05),效果不佳,在B组中,iBALF评分预测1岁时自体肝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接近1(P<0.05),此时iBALF评分的截断值为4.20,敏感度83.3%,特异性100%,即iBALF<4.2时,患者更倾向于自体肝存活,iBALF>4.2时,则提示结局是肝移植或死亡。
当胆道闭锁患者肝脏Ishak纤维化分期在4期及以上时,iBALF评分预测1岁时自体肝存活率的效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