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会议报道 | 勠力同心,迎难而上 儿童白血病淋巴瘤专场回顾

2023-03-31 18:43:17 来源: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 阅读:23次

齐心协力,共解治疗难题。近期,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已于海口盛大召开。

会议官网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 时间:2023/03/17~03/19 地点:海口香格里拉酒店 进入会议

本次大会设立了儿童白血病淋巴瘤专场,特邀诸多国内著名临床专家共同探讨儿童白血病、淋巴瘤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医脉通特将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第一部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敏媛教授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竺晓凡教授分享《免疫治疗时代下高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模式选择:高危方案VS免疫治疗》相关内容。

 

竺晓凡教授指出,儿童ALL患者中约20%患者会面临复发,其中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者的复发风险高,化疗疗效有限,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靶向药物在复发/难治(R/R)B-ALL中迅速发展,逐步改善了患者预后,其中贝林妥欧单抗用于R/R B-ALL患者再诱导治疗、以及首次复发的中/高危患者巩固治疗疗效确切,可增加MRD的缓解深度,为后续移植增加机会。CAR-T亦可用于R/R B-ALL患者,临床试验集中在≥2次复发ALL的后线治疗。

 

 

 

image001.jpg

竺晓凡教授作精彩报告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常健教授讨论道,MRD阳性患者预后较差,临床生存需求未被满足,期待未来我国临床研究者们在MRD阳性患者中进行更多治疗探索,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并总结经验,向国际儿童血液肿瘤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第二部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天有教授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佳教授分享儿童、青少年和青年(CAYA)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探索。

 

朱佳教授从CAYA CD30阳性淋巴瘤流行病学、CD30抗体偶联药物(ADC)维布妥昔单抗(BV)治疗CAYA CD30阳性淋巴瘤临床突破、其他药物治疗CAYA淋巴瘤新进展三方面进行阐述。我国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常用治疗方案里部分药物不可及,部分患儿治疗疗效欠佳,很快进入复发状态。研究数据显示BV治疗儿童R/R H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有临床获益及可控的安全性,可以成为移植的桥接治疗,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探索BV在儿童R/R HL和ALCL中的应用。

 

 

 

image003.jpg

朱佳教授作精彩报告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江莲教授讨论道,R/R HL患者治疗还可选择PD-1单抗或CD30单抗,根据临床前期数据,PD-1单抗的有效率和长期缓解率较好,但因CD30单抗临床应用仍较少,需今后更多探索后再判断两者疗效差异。

 

第三部分,在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张永红教授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月萍教授分享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诊治相关内容。

 

贾月萍教授结合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HGBL治疗数据从HGBL概述、HGBL-R的临床特点、HGBL-非特指型(NOS)的临床特点及HGBL的治疗四方面进行阐述。儿童HGBL结外受累多见,且多为多部位受累,大多伴有乳酸脱氢酶升高,以NOS亚型为主占89%,细胞来源以GCB为主,占93%,预后明显较成人好,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达86.2%,3年总生存(OS)率达9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B症状、乳酸脱氢酶>2倍、中枢受累、骨髓受累、早期治疗评估不敏感、临床分期晚、有MYC重排、病理亚型为双打击/三打击(DH/TH)的患者预后较差。HGBL相对罕见,缺乏足够的前瞻性数据,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未来GEP和基因突变研究可协助靶向药物选择。

 

 

 

image005.jpg

贾月萍教授作精彩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学群教授讨论道,HGBL发病率低,HGBL-NOS病理诊断不够明确,未来主要依靠形态学病理诊断标准,需纳入分子遗传学特征的整合诊断进一步完善。

 

第四部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树红教授主持下,东莞台心医院李春富教授分享了《Sequential CAR-T and TCRab+ T-cell Depleted HSCT in Children》的相关内容。

 

李春富教授表示,在儿童血液肿瘤中CAR-T可以尽可能降低MRD水平,但是大多数CAR-T细胞会在治疗后3个月内耗尽,CAR-T治疗后1月内行造血细胞移植(HCT)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李春富教授结合自身团队研究成果提出,在儿童R/R ALL患者中序贯应用CAR-T细胞治疗和Tαβ细胞清除造血干细胞移植(TDH)是可行的,高剂量CD34+细胞可改善定植,高剂量NK细胞和TCR γ/δT细胞可减少病情复发、TDH治疗后无移植物抗宿主病无复发生存(GRFS)率较高且血小板减少可以很快恢复(第10天),可作为儿童ALL患者强有力的治疗手段。

 

 

 

image007.jpg

李春富教授作精彩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杨丽华教授讨论道,TDH在儿童R/R ALL患者及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疗效显著,未来需进一步探索TDH治疗的适应症及TDH治疗后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

 

第五部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教授主持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郝良纯教授分享CSCO指南的唐氏(DOWN)综合征相关性ALL(ALL-DS)的相关内容。

 

郝良纯教授指出,ALL-DS约占儿童ALL的1.5%~3.1%,临床表现不具特殊性,Pre-B类型多见,T细胞类型少见,常见CRLF2的畸变表达和JAK2突变,异质性明显,缺乏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基于患者遗传性健康状态和免疫系统异常,诱导缓解期间感染发生率高且严重,细胞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失之常态,治疗应当注意个体化选择。ALL-DS预后较差,治疗相关性病死率高,容易骨髓复发长期存活者的后遗症,包括白内障、听力缺失、甲状腺功能障碍和严重的多种疾病。

 

 

 

image009.jpg

郝良纯教授作精彩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王向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小艳教授讨论道,ALL-DS是儿童ALL的特殊性类型疾病,基于其体质、染色体,其白血病的治疗流程具有特殊性,临床医师需要不断地细致入微地观察,结合规范性联合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治疗之前,需要详细地评估危险度、药物代谢基因组学、器官功能状态。

 

第六部分,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宁玲教授主持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郝文鹏教授分享门冬酰胺酶静默失活的研究进展和管理。

 

郝文鹏教授表示,门冬酰胺酶静默失活是抗肿瘤药物用药后产生抗体,导致体内酶活性丧失而引起的一种亚临床过敏反应,不同门冬酰胺酶制剂药代学特点具有差异性,聚乙二醇-门冬酰胺酶(PEG-Asp)特异性化学修饰抗体产生率低于同类酶制剂,有效且安全。门冬酰胺酶静默失活临床识别困难,需医生加强监测,酶活性监测是早期识别静默失活的唯一循证方法。

 

 

 

image011.jpg

郝文鹏教授作精彩报告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马夫天教授讨论道,若患者确定门冬酰胺酶静默失活,需及时进行替代治疗,并监测患者酶活性,经替代治疗患者酶活性水平恢复后可规划下一步治疗。

 

第七部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洁教授主持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胡绍燕教授分享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儿童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胡绍燕教授从淋巴瘤简介、HSCT适应症、预处理方案介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对照分析、HSCT后的维持治疗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指出,儿童初诊淋巴瘤,特别是Burkitt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接受短程、强化治疗完全缓解(CR)率可达90%,R/R B细胞淋巴瘤CR<30%。HSCT可显著改善R/R B细胞淋巴瘤预后,CR率可提高至50%。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接受allo-HSCT的疗效优于ASCT,DLBCL接受ASCT的疗效优于allo-HSCT,Burkitt淋巴瘤ASCT的疗效不劣于allo-HSCT。

 

 

image013.jpg

胡绍燕教授作精彩报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建培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朱易萍教授讨论道,CD20单抗的联合化疗可作为R/R B细胞淋巴瘤的挽救性治疗,CR率可达60-70%,但挽救性化疗后若不行HSCT治疗长期存活率<10%。此外,新型靶向药物作为HSCT后维持治疗,有望降低HSCT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大会总结

 

儿童白血病、淋巴瘤治疗领域仍存在很多难题,本次专场各位专家从白血病、淋巴瘤治疗的不同热点和难点出发进行分享,内容丰富,讨论热烈,相信未来我国临床医生们一同努力,定能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image019.jpg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image027.jpg

感受大家风范,领略现场盛况,医脉通为您呈现会议更多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