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庆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作者: 李小庆
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

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和评估时机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婚前:婚前检查可以通过询问家族病史、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等方式,评估双方携带致病基因的风险,为婚姻和生育决策提供参考,减少遗传性疾病传递的可能性。

 

孕前: 备孕夫妻可进行全面的遗传咨询和检查,包括染色体分析、基因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遗传风险。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既往生育过遗传病患儿或夫妻一方有染色体异常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孕前筛查尤为重要。

 

孕期:早孕期:可通过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方法进行初步评估。如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测量,结合孕妇年龄、血清学指标等,可评估胎儿患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等的风险。中孕期:一般在孕15 - 20周进行血清学唐筛,检测孕妇血液中的某些标志物,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还可进行羊水穿刺、绒毛取样或脐血穿刺等侵入性检查,直接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和基因检测,诊断准确性高。晚孕期:超声检查可观察胎儿的结构发育情况,发现一些可能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异常表现,如心脏结构异常、骨骼发育不良等,以便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新生儿期:新生儿出生后可进行足跟血筛查,能检测出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遗传性代谢疾病,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或减轻疾病对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对于有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或其他异常表现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

 

儿童及成年期: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在儿童或成年期才出现症状,如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等。对于有家族病史或存在相关高危因素的个体,在儿童及成年期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便早期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